在线办公  
信息公告  
更多>>  
DOI
高级检索 
常见问题解答  
更多>>  
  专家视点

王逸舟:外交新升级,打造仁智大国

47.8K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2018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新著《仁智大国:“创造性介入”概说》。作为《太平洋学报》编委,本刊编辑部经联系王教授,关于此新著,作者授权我刊网站转载2018年8月29日在盘古智库的《外交新升级,打造仁智大国》一文,以飨读者

近些年国际关系中出了很多黑天鹅,所谓黑天鹅就是非常意外的重大事件。比方说特朗普当选,一个从来没有从政经验的人成为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总统,又比如说英国脱欧,英国是欧洲最大的轴心国,但是现在脱离欧洲、脱离欧盟。另外包括我们看到像911、像2008年金融危机,大多数的重大影响国际关系的事件都带有这种黑天鹅的现象、黑天鹅的特征(意外性、冲突性、可解释性),这是最近这几年的非常显著的特点。

在这种黑天鹅事件频发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而此时,很多外国人都想了解中国外交政策,其实主要说的是第三代新外交,第三代外交跟第一代和第二代有什么不同。我们现在的新外交,特别在最近几年开始崭露头脚,体现出成为一个全球重要大国的这种气势和规划,我把它称做是中国新外交,也叫3.0版中国外交。那么这一次我向大家介绍以一下我对于中国新外交的一些看法。

其中有,这两个主题词。仁,即是仁义风范,新时代的中国跟过去比要有仁义、更有风范。智,是智慧,就是要有创新性,不能鲁莽,在国际关系中充分发挥想像力、发挥建设性。

外交升级3.0版本 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

1949年建国以后,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有三个时期。第一个叫建国新时代,就是从1949年到1978年,毛泽东作为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这个时期是在二战结束以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打碎帝国主义枷锁的浪潮中间,中国扮演了其中的一个领头羊,这是1.0版的中国。

第二个时代我们叫邓小平时代,国外把它称作是2.0版中国。2.0版的中国它的基本特点不再是一个革命大国、红色大国、造反大国,而是一个经贸大国,是一个发展大国,是一个以自身发展建设为中心的大国,这个新时代我们也把它称作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1987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直到最近这些年,我们称为第二个新时代。

那么现在开始进入第三个新时代。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和第三个新时代他们实际上是有联系的,因为它门都强调改革开放,都是把自身的发展建设作为中心目标。但是我个人以为,它们有着越来越大的不同。第二个时代的中国,当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间,处在比较相对边缘的位置,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80年代初期,我们的人均收入才200300美元。而现在的中国已经达到了人均9000多美元,很快就进入10000美元的俱乐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还拥有全球第二大的军费,最大的钢铁制造基地,成长最快的全球船队,全球中国的海军以及全球中国的一带一路工程。所以这个新时代开始显现出跟过去非常不一样的特点。

我觉得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或者未来各位要经历的这个新时代,它同第一个、第二个是非常不一样的。第一个新时代它更多是革命、是造反,同现有的世界体系之间存在着一种格格不入的关系,而第二个新时代它更多是一种韬光养晦,是一种搭便车,在国际关系中间我们很少去主动提什么。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的要求,就是咱们尽可能不当头,尽可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当时中国发展得水平确实比较低,我们基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聚焦自身是那时期的特点。但是我们现在的中国开始进入到一个新时期,这个新时期越来越深度的同世界融合。从本世纪初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开始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像中心位置逼近2008年奥运会,我们奥运的军团获得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前三的位置,此后我们更提出了向更高、更快、更强进发的口号。

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一批1949年以后出生得政治领导人登上中国政治舞台,象征着中国这批人开始执掌中国走向全球大国的航向。这个时代中国跟这个世界的融合,跟过去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了,它不单纯是引进来,是招商引资,它更多开始具有一种走出去,开始向全球进发的特点,开始利用全球范围的人财物深度的融合。现在很多朋友都有机会出国旅游,而我们得父辈、我们的上一代人出去旅游几乎是很少见得。从1990年代初期,中国才开始有旅游,而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客源,每年1.3个亿中国游客走向世界各地,我们的船队,我们一带一路,也是全球进发最大的船队,最大的技术建设工程,那么这个过程很显然比其他任何大国都更快更有利。

大国竞争衬托的中国崛起  日本 俄罗斯 美国的对照

一次我见到日本国防大学校长,一位日本的中国通。他跟我讲,20多年前(我跟他第一次在日本见面)当时日本的经济总量还是中国的八倍,但那时的日本人口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不到。但到了世纪之交,日本的对华优势就变成41,到了2005年差不多就是212010年我国与日本打平手,而现在呢,日本不到5万亿美元,中国有12万亿美元,是它的两倍多将近三倍。

其实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中日之间这种此消彼长。我们跟俄罗斯、跟欧盟、跟其他大国都有这种变化。比方说俄罗斯,当年俄罗斯的前身是苏联,苏联曾经是我们的老大哥,在80年代之前还是超级大国,但是最近这些年中国迅速赶超,而现在俄罗斯的产值已经只有中国的六分之一了,俄罗斯的军费大概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了,所以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相对衰败成为一个非常鲜明的对照,这个过程也是我们第三代中国最显著的特点。

现在对中国而言,最大的一个挑战者或者追寻目标是美国。我们的领导人,外交部,我们军方把对美关系、对美战略作为他们最重要的战略,这也展现出一个雄心勃勃的、追赶唯一超级大国的新型国家的态势。不过这个过程中间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麻烦和挑战。不止说我们的人出去了,我们的船出去了,我们的游客出去了,我们的学生出去了。目前我们中国的留学生占到了全球的七分之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点大学都有中国的学子的身影。不久前,我刚刚送走了我们北大今年毕业的文科生,毕业生中有将近一半到国外,包括到美国、英国去进修、去深造,它彰显出中国这种态势,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越来越多跟国际社会深度的融合,这一点是毛泽东时代从来不敢想的,也是邓小平时代从来没有做到的。

成长的烦恼

我去过很多国家,人家都说中国是一个新起的超级大国。我们自己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说实话,在国外讲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人都不相信。说中国政府这么有钱,中国游客到世界各地都玩得那么High,中国基础设施的建筑队伍到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展开工程,这难道还是一个它们想象中的发展中国家吗?不是啊!这是个超级大国,这是一个上升着的一个全新的力量大国。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一面的同时,我特别要提醒,也是我要反复强调的,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烦恼,很多成长的烦恼。

今天的中国,在我看来正在出现高山正在出现高山反应症,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或者我叫成长的烦恼。比如说下面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在全球各地跟美国相比,中国和它在海外利益的保护能力看上去差距非常大。

压力陡增的领事保护难题 海外军事基地的瓶颈

美国有600多个全球军事基地,我们才有一个基地。我们现在游客到世界各地去玩,虽然人很多,但是他们如果遇到了海盗呢?遇到了恐怖分子劫持呢?遇到当地的一些神秘武装呢?比如像《战狼2》、像《红海行动》、像《湄公河大案》这些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走出去的过程,实际上它不止是鲜花美景,同样也有各种陷阱、各种风险、各种安全上的麻烦。包括我们现在一带一路走出去以后也有很多被透支了,因为当地政权更迭,当地的一些麻烦,包括大家现在注意到我们现在跟有关国家在海洋方向的纠纷有此起彼伏,比如说在南海、在东海、在黄海,我们同时跟八个国家有这样那样的纠纷。大家看电视,听广播,隔三差五就能听到这方面的消息。跟菲律宾、越南、日本、马来西亚 文莱、朝鲜、韩国、印尼等等的纠纷。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属于我们成长的烦恼。这些问题是过去没有过的。大家回想一下在毛主席那个年代,在小平同志执政的80年代,中国基本上没有遇到过海洋纠纷。

这个问题的麻烦在什么地方呢?你维护海洋权益,它一定是要跟有关国家、跟《国际法》打交道的,而这方面呢,我们是一个海洋的新手。我们是最近这些年才去经营南海,经营东海,经营黄海,进行我们的岛礁和海军建设,发展我们海洋的运输、科考等,这些都是刚刚成长的新力量,不管是军事力量还是民事力量。所以在外交舞台上,这方面的棘手难题就显得格外复杂,我们的外交谈判这方面就显得比过去要严峻得多。

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年来,中国的能源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家可能很难想像,今天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的进口国,我们进口的石油、进口的天然气、进口的铁矿石是全世界最多的。

而我上大学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能源出口大国,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个新的麻烦,就是如何有效地维护全球这些运输线、能源通道、海上的各种航线的安全。因为中国是其中增长最快的船队、是吨位最大的船队、是进口最多的一个国家,而这些能源安全问题、海洋纠纷,包括海外1.3个亿游客的保护是过去毛主席、周总理包括邓小平执政那会儿从来没有面对的。今天我跟大家介绍的这些情况,是我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从来没讲过的,我们很多教材甚至现在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些新情况写进去,做出有共识的分析。也就是说对于这一代领导人来说,他面对的很多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而我们不得不在这种深水区中去摸索。

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呢?我觉得中国不仅要硬的更硬,而且要学会软更软,不仅要有力道,运用力量的这个道,我们还要有智道,用智慧,要有风范、有仁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就要特别提到,中国现在实际上还离顶级强国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有一种中国第一的说法,我觉得是一种迷思,是一种错误的判断我们现在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处在大而未强、将强未强大的这么一个阶段,而就我们的发展、我们的成长,可以说物质的力量、硬实力是比较快的,而我们的软实力、我们的仁智、我们提供的公共产品是相对缺乏的

比方说经济层面,我们目前主要还是在中低端具有优势,如钢铁产量、道路历程、一般的货物量,服装、玩具、家具、鞋帽等等是很厉害的,钓鱼竿可能十把有八把是我们的,鞋100双有70双中国制造,全球大多数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中国是制造最多的。但是中高端,金字塔的顶端呢?中国占的比例就明显的下降了。比如说大家最近一段时间常说的,像芯片,又比如说我们军事家所青睐的航母,比如说我们看外空的很多重要的技术,像发动机的技术、大动力的那种航天发动机,或者重型轰炸机、客机所需要的发动机,我们目前还是一个软肋,我们国产的发动机仍然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包括像俄罗斯、乌克兰的这种水平。

所以,单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们目前还是大而未强。我们主要处在产业产品物质领域金字塔的中低端,中高端没有你想象的和吹嘘的那么厉害,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相当大。更重要的是,在我看来中国目前为止主要的成长,过去这几十年主要的优势还是在经贸领域

我到世界上去过很多国家,就有一个发现,人们说中国是政治巨人,当然你不能光看领导人开会的时候站中间,比方我们的主席、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站在中间,这就是政治巨人,不完全凭这个。它要看你作为一个政治大国,你在国际决议、国际公约、在联合国各种各样重大的议案中间,你占多大的比重,那么可以这么说,从这个角度衡量,中国远远不如发达国家。

我自己有一个不那么精确的说法,在联合国重大决议中间,不管是关于气候变化、于难民问题、关于极地公约、关于贸易规则、关于海洋保护,你找100项全球最重大的公约、制度、安排、决议,美国人他是自己起草的,或者跟它的盟友一块推出的,占到了70%以上,也就是它的话语权占到了大多数——70%。那中国呢?虽然我们经济上是第二位,体量大、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但是从国际话语权、从政治上来讲,这种在全球的影响力实际要差很多

可以看看联合国的制定这些决议的官员,它的秘书处的各级公务员中间,美国的官员比中国多多了,德国的、日本的、法国的、俄罗斯的,甚至韩国、日本的都比中国多,所以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决议制定过程中间,我们实际上还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熟练、那么又参与度、那么多的人手,特别是高级官员

比如说维和部队,我们虽然参加的士兵比较多,但是却是工兵和医生护士比较多,但将领、高管就明显的少于法国人,甚至少于印度、挪威这些国家。所以中国人给人的印象总的说是比较能干活,能出力气的,而不是拍板的,不是最高决策。我想强调的是,让大家记住,我们跟那种中国第一的迷思或者过分的、片面的鼓吹说中国已经超过任何国家,能够跟美国、跟其他国家叫板的这种比较膨胀的说法一定要拉开距离。

再看看军队,在联合国我们迄今为止去了三万多人,大多数都是后勤部队,我们真正的尖刀部队,伞兵、空军、空降兵、事务军,包括三十八军这个最狠的部队派不出,为什么呢?不是我们军人打仗不勇敢,怕牺牲,不是我们的擒拿格斗本领不高强,也不是我们射击不准或者武器装备跟别的国家有多大差异。按这种硬实力而言,我们的军队非常厉害,你看国际训练大会,中国人不是金牌就是银牌,经常是拿第一,是什么原因妨碍了我们军队在全球大国中间成为狠角色、成为尖刀呢?用我的话说,是因为军事上的软实力,是从大向强过度中间那些短板的存在。什么是短板,比如说我们在国内看不出的这些短板,通常在国内,我们军队执行维稳任务,保卫祖国任务的时候是不用外语的,但是你到联合国去执行任务,你讲汉语成吗,你说中国话行吗?而我们咱们这方面的能力相对是比较弱的。再比如军队走出去,它通常面对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各种各样的地貌环境,所以你对当地的法律了解多少,你对当地的军用地图、对当地的情报、对当地的线人网络你有多少了解?这方面而言,我们跟老牌的西方大国,包括跟俄罗斯这种传统强国而言,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种能力不具备的情况下,当你的外语、当你的《国际法》知识,当你当地的侦查能力、当地的军用地图、各种各样的手段都不完全的时候,那么我们只好先派出一些后勤部队,打完仗了修桥架路、救死扶伤谁都可以,但是要想象,我们中国未来海外利益越来越大,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越来越中,所以将来中国迟早要向由大向强、世界顶级强国、军事强国的方向过渡,目前为止还不是。

不仅如此,我们看上图,就刚才我说那个数字在这里得到很清晰的验证,可以看到在联合国,在纽约这个总部的将近4万国际公务员中间,中国排位是落后于美国、肯尼亚、英国、菲律宾、加拿大、印度、德国的,这是总的公务员数量。中高级干部,我们有80人左右吧,美国有350多,那么像肯尼亚、菲律宾为什么少呢?肯尼亚、菲律宾在联合国的人数大多数是低级官员,比方打字员、比如说打扫卫生,比如说提供一些助理服务,而发达国家它的优势在哪呢?它的高级干部越往上面越多。比如说你看D级以上,就是主管以上的,比方说联合国秘书长、国际刑警处总干事,国家教科文领导人,联合国秘书处的那些主官,中国也有,但是和美国和法国和英国和德国相比,都有很大差距,不要忘记,我们13亿人口,而他们最大的美国也才3亿人口,很多国家像法国、英国才50006000万人,德国也才8000万左右,所以这些国家虽然相对比较小,但是它们在软实力方面、在国际话语权方面、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都非常厉害。

千万要记住,我们如果用我刚才所说的国际上这种高的标准来衡量,比方说你国际公约制定的多少,在联合国高级公务员的比例多大,全球性的公共产品有多少你来提供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新手,仍然是一个国际话语权、国际军事力量、尖刀力量远远不足的国家。当然,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既有优势又有不足,对我们今天来说,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的自大,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恰当的位置,在《仁智大国》这本书中间,我特别强调,一方面要看到我们过去这些年发展的优势,同时也要找到我们存在的不足,要扬长避短,要趋利避害。

升级版中国外交,如何打造?

下面有两张图片,是从国外一些重大的国际评级机构,一些国际上的智库他们拿了各种数据来,最后我们作为参考。

上图分析的是中国在全球比较有优势的领域,比如像中国性别平等,我们现在很多女同志还是抱怨说这个社会有一些不公平、不平等的地方,但总体而言中国性别平等在全球进展是非常快的,比解放前也好、比过去几十年也好,在全球,中国是不输任何国家的。我们现在性别平等在全球被调查的将近160个国家中间,挤到前40名以内了,可以说相当不错,这跟解放前、建国初相比都有极大的改善。

包括从经济领域来看,我们财产的保密程度、契约的执行度,包括我们的破产处理、授信业务等等,都呈现一个快速的增长。大家注意,这个后面是被调查的对象,括号前面的数字是我们排的位置,这些表明是中国的优势面,是中国在全球引入注目的上升的那些项目,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个不足我们同样也作为参考,外部的一些说法它未必是很全面的,可能是以偏概全的,但是我觉得它提醒我们,我们现在很多方面仍然处在一个相对不是居中,是落后,有的甚至是垫底的。

上图看到在助人指数、在自愿者指数、在捐赠指数方面,我们在被调查的国家中间都几乎是垫底的,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国有点像暴发户,很有钱、发展得很快,整个公路网很新,到处都是商店,但是为什么街上的老人倒了大家不敢去扶,扶了就怕担责,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包括我们现在讲很多不足,也包括我们政府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最近这些年对外援助增加的很快,但援助的过程很多缺少必要的讨论,没有足够的透明度。被调查的这个国家中间也公认了中国在这方面做的是不太够的。很多时候就是大笔一挥,是我们有关部门一批复。具体公众有讨论吗?我们的媒体有了解吗?我们的报纸有报道吗?然后出了事能够追责吗?显然是不够的。我自己到国外一些国家看到,我就发现有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的援助最后好事没有做好,仪式举行了,但最后没有真正到位。或者因各种原因,没有让被援助者感受到你的援助。这点我觉得也是引起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受到诟病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总而言之,我想说今天的中国对我们来说特别要思考一个严肃问题,中国的确有进步,但是我们的进步也只是中途半端。我们的的确确在成长,但成长的的确确还不足,这个时候切忌盲目的自大,千万不要被胜利、成就、被以往的进展冲昏了头脑。我也建议大家都来想想,中国现在还有多少不足,我们怎么能够谦虚谨慎去改进。我们未来一段时间主要的方向,比如说我们在周边不仅要硬的更硬,要大量造航母、军舰、加固海岛,而且要学会软的更软,向周边国家提供中国的亲诚惠容。再比如我们在向全球进发的时候向航天、向极地、向海洋推进的时候我们能够解决海洋各国的关切,解决海上的危险,风暴、海啸各种海难,包括其他国家渔民遇到的各种危机,伸出我们援助之手。提供国际公共方案,包括在全球范围有更多的不同形态的我们的外援,我们的公共支出。所以未来我们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也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

这一点上我很欣赏习近平主席说的一句话,他说我们既要学会取,更要学会予,取就是拿来,拿我们没有的国际上的一些东西。同时学会予,予呢就是向世界各地提供中国人的善意,提供我们风范、提供我们的帮助,包括提供我们的维和部队、提供我们的打击海盗的海航编队,提供我们在全球保护妇女、解决难民问题、解决儿童的教育不足这些全球性挑战。包括近期出现的难民危机,在危机中间中国人会想方案,能够提供一些帮助。就是不止是一个取的大国,我们还是一个予的大国,取和予能够平衡。用习主席的话说,先予后取、多予少取、取予平衡,我们作为一个大国才站得住、才走得远责任编辑:董迪

转载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EOVkQx6M8mjgYSebPMO7kw 

(本网编辑:邓文科)

点击: 1460 次
:
版权所有 © 2015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电话/传真:010-68575728   京ICP备17004193号-2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官营家园3号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