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未来 15 年世界各国发展合作勾勒出了宏伟蓝图。2016 年 7 月,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十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时,谈到中欧合作前景时提到,围绕 2017 年中国 - 欧盟“蓝色年”和 2018 年中国 - 欧盟“旅游年"等活动,推进海洋领域合作与人员往来便利化。2016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闭幕午实并发表主旨演讲,在就中欧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四点建议时,她提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携手创新,开辟更多合作共赢之路。中欧、中德在产业创新方面各具优势,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对中国制造取代德国制造的担心完全是杞人忱天。比如,中国和欧盟已经决定,2017年为"中欧蓝色年”双方深化海洋领域研究合作 ,共拓新技术 .新产业。欧盟驻华大使馆 2017年1月 2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 2017 年欧中关系新动向。欧盟驻华大使史伟(Hans Dietmar Schweisgut )表示,欧中在政治 .经济等各领域有许多共同利益,合作空间非常广阔。2017 年,欧中各领域的合作,一定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7 年 6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十九次中国 - 欧盟领导人会晤时指出,双方应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扩大双向开放,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努力提升中欧贸易投资合作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信息和网络安全等领域合作 ,推动中欧互联互通。拓展中小企业、金融、海洋、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办好 2017“中国 - 欧盟蓝色年"。2017 年 6月,国家海洋局首次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大会,并在会上提出了"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和"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三大倡议 ,排动构建更加公平 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在 2017 年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中国愿立足自身发展经验,积极与各国和国际组织在海洋领域构建开放包容、具体务实 、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
欧盟在海洋环保等多个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高度重视健康、安全的海洋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的海洋事业发展呈现出人海和谐、创新驱动、开放包容等特点。“十三五"时期,中国秉承"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推进海洋事业稳步向前。中国非常期待欧盟发挥推动作用,使中欧双方在海洋治理 .蓝色经济和海洋科研等方面的合作更上一层楼。
2018年7月16日,在第二十次中国 - 欧盟领导人会晤举办期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让 - 克洛德·容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欧洲联盟关于为促进海洋治理、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经济繁荣在海洋领域建立蓝色伙伴关系的宣言》的签署。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作为中国政府代表与欧盟委员副主席于尔基·卡泰宁共同签署了上述《宣言》。
自 2010 年中国与欧盟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关于在海洋综合管理方面建立高层对话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以来,双方海洋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 2017 年“中欧蓝色年"的成功举办为双方在海洋领域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商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建立“蓝色伙伴关系",中欧双方携手推动完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 ,发展可持续性蓝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渔业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挑战,一道努力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中国自然资源部作为该伙伴关系的重要合作方,将与欧方不断推进中欧“蓝色伙伴关系"发展,推动各方共同成为全球海洋治理的参与者 贡献者和受益者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努力。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 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