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至16日,“首届全国区域国别学学术刊物主编高层论坛”在黑河学院召开,二十余所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此次论坛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黑龙江大学和黑河学院主办。
论坛开幕式上,黑河学院校长杨敬民教授致欢迎辞,重点介绍了地处边陲重镇的黑河学院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新探索;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后称“高盟”)学术委员会主任罗林教授结合区域国别学学科的战略价值,深入阐释了区域国别研究类学术刊物对于学科高质量构建的重要意义;《外语学刊》主编严明教授作为论坛主办方着重强调高盟设置“学术刊物发展专门委员会”的前瞻性理念,期待本次论坛能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提出建设性建议。
论坛期间,高盟举行了“特聘首席专家(‘一带一路’研究)”和“高盟学术刊物发展专门委员会”聘任仪式。复旦大学黄仁伟教授做了题为“关于‘一带一路’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的首席特聘专家专门报告,作为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来取得重大成果的献礼。
多家期刊主编就区域国别学学术刊物的现状、发展路径、学术期刊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共建关系、跨学科规划,以及学术期刊助推区域国别学发展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太平洋学报》执行主编杨海萍被聘为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并做了题为“以海洋强国建设实践助推区域国别学发展”的主题报告,认为海洋强国建设实践内涵丰富、前景广阔,与太平洋的区域和国别研究结合度高,需要也将会继续助力区域国别学的发展。
(马宇宁 邓文科/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