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全球战略新布局——习近平主席出访太平洋岛国的重大意义
王玮,韩锋,陈须隆,金灿荣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The New Global Strategic Layout of China’s Diplomacy——The Significance of President Xi Jinping’s Visit to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WANG Wei,HAN Feng,CHEN Xulong,JIN Canrong
摘要 2014年11月21—23日,习近平主席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习主席在访问期间发表了多次讲话,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即中国“愿同各岛国一道努力,求友谊之真,务合作之实,结共赢之果,共圆发展繁荣和谐之梦”,宣示了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立在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上的平等外交。这一理念反映了“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全新的外交义利观,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新面貌、新姿态和新布局,从而开创了我国新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构架体系。习主席“平等外交”理念的提出,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时期。从新中国奠基时期的“革命外交”到改革起步时期的“务实外交”,再到“全球化”新时期的“平等外交”,实现了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伟大转折。
[1]
李兴. 区域国别、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三学科关系刍议 [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5): 1-10.
[2]
姜跃春 张玉环. 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与多边贸易体系前景 [J]. 太平洋学报, 2020, 28(4): 81-91.
[3]
林香红. 面向2030: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趋势及对策建议 [J]. 太平洋学报, 2020, 28(1): 50-63.
[4]
刘晨虹. 中国南海历史性权利之"国际习惯法"说新解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9): 1-12.
[5]
孙会岩. 人工智能时代政党的政治安全:风险、治理与启示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9): 13-22.
[6]
师学伟. 印度“印太”战略:逻辑、目标与趋向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9): 23-34.
[7]
董亮. 次国家行为体与全球治理:城市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研究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9): 35-46.
[8]
何奇松. 中美海洋安全观视角的海洋安全博弈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9): 47-57.
[9]
徐睿. "巴尔的摩号事件"与美国海上大国地位的形成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9): 58-70.
[10]
李波、刘昌明. 中美经贸摩擦的成因与对策:基于贸易预期理论的视角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9): 71-81.
[11]
吕虹、孙西辉. 国际经济秩序变迁的理论与现实——基于结构化概念的分析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9): 82-94.
[12]
都亳. 开放的诸边主义: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改革的路径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9): 95-104.
[13]
高望来. 美国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及中国应对之策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8): 1-10.
[14]
徐振伟. 构建安全之网:美国生物国防计划评析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8): 11-28.
[15]
王玫黎 杜陈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的强制调解制度评析——以中国利益为视角 [J]. 太平洋学报, 2019, 27(8): 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