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院士特稿]矿产资源保障与国家安全 |
吉林大学、中国工程院 |
|
Mineral Resources and National Security |
|
摘要 [10期·编者按]《太平洋学报》创刊于1993年,今年是创刊30周年。新时代有新使命,学报也将努力实现新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对这些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擘画引领。自然资源部领导要求,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这是我们做好自然资源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并专门要求,要深化对极地、深海认知,构建海洋安全保障体系,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太平洋学报》作为部主管刊物,认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工作要求,在本年第10期出版“统筹发展与安全下的自然资源工作”研究专辑,希望抛砖引玉,聚集社会科学学界就此做更多高水平研究。
|
|
|
作者简介: 林君,男,吉林通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部学部长,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地球信息探测仪器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地球探测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地质资源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方法与智能探测装备研究、仪器装备自主研发及其工程化应用。 |
[1] |
仇华飞 田佳霭. 角色适配与莫迪政府“多向结盟”外交的行为逻辑[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9): 1-15. |
[2] |
任慕、王文奇. 国际关系本体安全理论的批判与重构——以本体安全的实现路径为中心[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9): 26-38. |
[3] |
张刚生. 中印比较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主导政党推动[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8): 15-30. |
[4] |
孙成昊. 美国拜登政府两洋战略下的北约亚太转向趋势[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7): 17-30. |
[5] |
阮建平 李齐. 回归还是调整:近年来美国战略界关于“势力范围”的讨论[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7): 1-16. |
[6] |
连佑敏. 欧美式全球物种保护策略的失灵:表现、成因及应对[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6): 80-94. |
[7] |
佟德志、林锦涛. 从自由到民主——美国外交理念的转向及其动因[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6): 1-13. |
[8] |
王雪、朱锋.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与对亚太安全秩序的挑战——基于施动者—结构的分析[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5): 79-92. |
[9] |
李兴. 区域国别、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三学科关系刍议[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5): 1-10. |
[10] |
杨泽伟 张晟. 全球安全倡议的国际法内涵及其实施路径[J]. 太平洋学报, 2023, 31(4): 1-12. |
[11] |
姜雪晴、李婧. 数字货币的政治经济学思考:效率、公平与合法性[J]. 太平洋学报, 2022, 30(11): 54-67. |
[12] |
陈杰.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海洋公共外交[J]. 太平洋学报, 2020, 28(7): 54-66. |
[13] |
姜跃春 张玉环. 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与多边贸易体系前景[J]. 太平洋学报, 2020, 28(4): 81-91. |
[14] |
叶研. 欧盟《阻断法案》述评与启示[J]. 太平洋学报, 2020, 28(3): 50-66. |
[15] |
万明. 马六甲海峡崛起的历史逻辑——郑和七下西洋七至满剌加考实[J]. 太平洋学报, 2020, 28(3): 94-10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