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信息公告  
更多>>  
DOI
高级检索 
常见问题解答  
更多>>  
   当期目录
太平洋学报  2019年 27卷 7期  刊出日期:2019-07-29
 
政治与法律
国际组织限制豁免的理论探析与实践立场 Hot!
何志鹏 姜晨曦
2019, 27(7): 1-14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477 KB)  ( 687 )
摘要
国际组织的主体资格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纷争之后被确立。职能必要说在为其法律人格提供合理依据的同时,亦被用以解读国际组织是否应当享有豁免。国际组织兴起初期受主要国际公约的影响,为确保国际组织的独立性,多数国家更倾向给予国际组织较大程度的豁免。然而时移事易,人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国际组织在相应历史条件下被赋予的绝对豁免所具有的正当性逐渐减弱。限制国际组织的豁免作为另一种可能,将在对国际组织进行有效追责及人权保护水平提升上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国际组织的豁免虽并未成为国际惯例,但其所具有的合理性不容忽视。中国应考虑将限制豁免运用到处理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中来。
全球公域治理中的权力与规则——以美国获取地球静止轨道资源为例
沈鹏
2019, 27(7): 15-26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451 KB)  ( 477 )
摘要
国家经常通过权力塑造全球公域治理的议程和规则。地球静止轨道资源的分配是全球公域治理中的一个案例。美国作为空间活动大国,通过自身的技术、知识和制度优势在国际电信联盟就如何分配地球静止轨道资源的安排方面占得了先机。20世纪70年代,当发展中国家开始积极要求公平利用地球静止轨道资源后,美国力求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反对改变现状。近几十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这种争端一直持续地发生在国际电信联盟的历次会议上。未来如果没有根本的技术革命,这种轨道资源之争还将持续下去。
关系互动、身份调整与外交决策——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1972—1979)
何伟
2019, 27(7): 27-40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643 KB)  ( 485 )
摘要
中美关系从破冰、缓和到最终实现正常化历经了长达十年的曲折反复。尽管当时中美面临着共同的外部安全威胁,也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但为什么两国经历了如此长的时间才最终实现正式建交?事实上,中美仅存在共同利益基础是不够的,要实现关系正常化需要两国改变对彼此的负面认知,而这一进程只有在外交层面的关系互动中才能实现。本文借鉴国际政治关系理论探讨中美关系互动,认为正常化是外交决策中一国自我身份朝两国共同的建交目标调整的动态过程,而关系互动是身份调整的动力。以中美关系缓和为标志,两国开启了为实现建交的关系互动,美国自我身份开始趋向共同的建交目标;在尼克松晚期、福特时期和卡特早期,中美关系互动出现反复,美国身份在自我调整中偏离了建交目标;但到了卡特后期,中美关系互动深化,美国自我身份快速地从偏离建交目标走向关系正常化。探讨关系互动也有利于新时代中美澄清对彼此的认识,改变思维定式,避免误判,为促进双边关系发展提供正向推动力。
海洋强国建设
北极海运黑碳排放的国际治理:现状、挑战与制度构建
袁雪
2019, 27(7): 41-54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513 KB)  ( 720 )
摘要
黑碳属于短期气候强迫因子,具备温室效应物质和大气污染物质的双重属性,对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危害极大。来自国际海运船舶的黑碳排放是导致北极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应当而且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北极理事会等机构对黑碳减排的立法与实践的尝试,形成的是碎片化、约束力弱、框架性的国际海运黑碳法律治理现状。国际海事组织与北极理事会等应当牵头制定“北极海运黑碳减排协定”,并将其作为统筹相关制度的基础,辅之以扩大排放控制区等措施。可通过“俱乐部”式的运行机制和设置权利与义务的方式保障协定的执行力,构建北极海运黑碳排放国际治理体系,最终实现黑碳减排与绿色发展的双赢。
二战后的琉球群岛处置及其“归还”——基于英国视角的考察
陈海懿
2019, 27(7): 55-65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489 KB)  ( 770 )
摘要
基于英国视角来考察琉球群岛问题,提供了在中美日三边叙述模式之外的认知框架。作为一个岛屿国家,且拥有众多海外殖民地,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积极参加实际上由美国主导的琉球群岛处置过程。不仅有英国驻外机构对琉球群岛处置进行全面分析,而且英国在其对日和约草案版本中提出,要用经纬度划定日本放弃琉球群岛等地域后的剩下领土疆界范围。英国版本的对日和约草案引起日本极度不安与反对,这与日本在琉球群岛“归还”之际强烈要求标示经纬度形成了历史性反差,其原因就在于出现了涉及领土主权争议的钓鱼岛问题。在琉球群岛“归还”的过程中,英国驻日大使馆对“归还”事件积极关注,及时报备外交部,并判断钓鱼岛问题会成为未来争端的源头,从中亦可探究英国对琉球群岛“归还”的认知。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竞争性抵制:美国对“冰上丝绸之路”的拒阻思维与战略构建 Hot!
肖洋
2019, 27(7): 66-75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461 KB)  ( 508 )
摘要
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应高度关注美国的北极战略立场。北极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区域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性延伸,集聚着两国战略资源的持续投放。在中美结构性矛盾逐渐升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战略致力于提升美国在北极地区的竞争优势,维护美国的北极利益,限制域外国家深入参与北极事务,最终构建从印度洋到北冰洋的对华战略包围圈。竞争性抵制的拒阻思维,是当前美国政府应对“冰上丝绸之路”的决策必然。但囿于经济实力、战略资源等方面的制约,美国选择与盟国联合拒阻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相应的战略构建为“冰上丝绸之路”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北极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有可能出现中俄主导的以东北航道为基础的“冰上丝绸之路”,与美加主导的以西北航道为基础的“北美北极走廊”并存的趋势。
经济与社会
中国国际地位动态研究(2008—2018) Hot!
门洪华 王骁
2019, 27(7): 76-92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804 KB)  ( 497 )
摘要
2008年以来,世界秩序加速转型,国际竞合重塑了各国相对地位,国际互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崛起的结构性效应引发全球关注,从世界变局中审视当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演进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构建并运用当代国际地位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指出2008—2018年中国国际地位呈现全面、持续、快速上升的总体态势,这种态势以国家战略资源规模快速积累为基本路径,在国际互动进程中不断提升全球价值体系中的竞争力,增强对国际投资市场和国际制度的影响力。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带来新战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全球、亚洲、东亚三个层次选取美国、印度、日本进行国际地位演进的全方位比较,提出如下建议: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弥补关键领域短板,丰富战略资源积累路径;坚持和平发展,避免大国零和博弈,拓展国际合作战略空间;推动新多边主义合作,引领全球和地区发展议程,提升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阿迦汗发展网络”:东非百年全球卫生治理经验与借鉴 Hot!
高良敏 程峰
2019, 27(7): 93-104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477 KB)  ( 2648 )
摘要
非西方、非本土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东非全球卫生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研究阿迦汗发展网络(AKDN)在东非全球卫生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指出其之所以能在东非广泛地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不仅与印度和东非悠久的互动史有关,还与其采取“去宗教化、发展世俗化”的本土化策略有关。该网络不仅积极主动与本土原生社区融合,维护本教人员核心利益和地位,还与西方、全球性组织合作,同时积极争取话语权。与此对应,阿迦汗发展网络有五点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分别为与本土社区合作,促使华人华侨社区参与,积极与全球性或西方的组织交流合作,支持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参与,通过当地媒体有效展示项目成果。最后,该案例提示,非西方、非本土的社会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做出贡献应予积极阐释,其本土化经验也值得中国借鉴。
:
版权所有 © 2015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电话/传真:010-68575728   京ICP备17004193号-2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官营家园3号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