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信息公告  
更多>>  
DOI
高级检索 
常见问题解答  
更多>>  
   当期目录
太平洋学报  2017年 25卷 4期  刊出日期:2017-04-28
 
特稿
美国的反全球化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Hot!
周琪 付随鑫
2017, 25(4): 1-13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123 KB)  ( 1172 )
摘要
本文将从自由贸易、资本流动和外来移民这三个方面分析全球化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正负面影响。虽然美国曾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但全球化对美国的副作用越来越凸显,引起了中下层白人的反对,并导致特朗普在最近的大选中上台。反全球化激发的美国民族主义、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政策,将可能危害美国的现存体制和国际秩序。美国的例子说明,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自相矛盾的方式塑造着当今世界,它既是一个发展趋势,也因其副作用而引起反全球化的反弹和来自原主要推动者的阻力。因此,全球化的副作用及反全球化的现象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政治与法律
美国海洋公共外交的兴起及其对南海问题的影响
白续辉 陈惠珍
2017, 25(4): 14-22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041 KB)  ( 504 )
摘要
当前,海洋公共外交正在成为美国介入南海争端、动员国际盟友和遏制中国海上行动的战略工具。从宏观上看,综合国力的相对下降是美国在海洋领域高度重视低成本公共外交工具的根本原因,全球传播能力的提升和海洋思想资源的生产则为美国海洋公共外交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国海洋公共外交的基本目标是管控国际舆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美国官方一改常态,更加频繁地直接介入到公共外交前台,同时,既高度重视与其他国家在海洋公共外交领域的协同行动,又非常注重国家硬实力与公共外交工具的配合使用。在短短几年里,美国海洋公共外交已经产生了全球性效应,不仅放大了美国在台前幕后干预南海局势走向的政策能力,而且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压力,进一步提升了南海局势的紧张程度。面对这一新情况,中国亟须通过解放思想、理顺体制、整合资源等方式,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公共外交理论,对美国的海洋公共外交攻势进行有效应对,从而进一步维护自身海洋权益。
北极海域视角下公海保护区发展态势与中国因应
白佳玉 李玲玉
2017, 25(4): 23-31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052 KB)  ( 746 )
摘要
北极海域具有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影响全球气候的特点,研究北极海域公海保护区的发展态势有其客观意义和战略价值。现有的公海保护区实践预示着公海保护区的数量将缓慢增长,约束公海保护区的全球性条约将出现,公海沿岸国与公海使用国之间的监督与合作关系愈来愈明显。北极海域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对公海保护区的探索符合公海保护区的发展趋势。为顺应这种趋势,我国应积极参加公海保护区的发展进程,充分行使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
试析美国智库对美南海政策的影响
刘建华 朱光胜
2017, 25(4): 32-44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139 KB)  ( 780 )
摘要
自美国重返亚太以来,许多美国智库学者对南海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试图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美国政府的南海政策。学者们分析了中美南海博弈现状及中国的南海战略等问题,认为中国采取了“拖延”“定制的强制”“剥卷心菜” 等战略来强化对南海的控制,并提出了“ 成本强加”“法律战”“羞辱战”等政策建议加以应对。这些建议大致可分为“加大压制”“扶压并举”和“共同努力,缓解冲突”三种类型。奥巴马政府大体上采纳了“扶压并举”的政策建议,新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将采纳智库的何种政策建议目前还不确定。中国需关注美智库在南海问题上的研究动态及其对美国政府的影响,谋划南海局势可能再度紧张的应对之策。
东亚海权格局演化历程探析
金新
2017, 25(4): 45-56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083 KB)  ( 681 )
摘要
东亚海权格局随着区域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该格局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重构:一是16 世纪初至20 世纪初,从中国主导的等级制格局向列强主导的均势格局的转型;二是20世纪30 至40 年代,从多极均势向美苏争霸之下的两极均势的转型;三是20 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从两极均势向美国主导的单极霸权的转型。当前的东亚海权格局,仍属单极霸权格局,但其中也包含着均势因素。中国海权崛起带来的均势因素的增强,是东亚海权格局演化的新动向。
对话与对抗:媒体外交视野下的“南海仲裁案”
陆佳怡
2017, 25(4): 57-65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071 KB)  ( 470 )
摘要
自2016 年7 月12 日海牙仲裁庭公布关于菲律宾提起的“南海仲裁案” 的实体问题裁决以来,有关该仲裁案的相关报道吸引了世人的眼球。事实上,自2013 年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向海牙仲裁庭提起仲裁以来,“南海问题” 一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媒体外交视角分析了中国和菲律宾主要英文媒体《中国日报》和《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对“南海仲裁案”的报道,通过框架分析发现,“双边协商”与“多边外交” 之争,“不合法” 与“约束力” 之争归根结底可以纳入“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争的范畴,而隐藏在媒体框架背后的是中菲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对话”与“对抗”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海洋强国建设
中国海军战略演变中的作战海区问题研究
杜哲元
2017, 25(4): 66-80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136 KB)  ( 1991 )
摘要
作战海区问题不仅是海军战略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国家对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国之后,中国海军战略的演变大致经历了沿岸-近岸防御、近海防御、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相结合三个阶段,如果单从字面理解,中国海军战略演变三阶段中最明显的特征和标志正是作战海区的不断扩大。以60 多年来中国海军战略演变史为研究背景,本文把中国当前的作战海区划分为近海、中海、远海与远洋四个部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战略价值,然后基于它们不同的空间范围和战略价值,本文认为,推动中国扩展作战海区的动因主要有三个层面因素,即军事层面、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因素,但在这个过程中却面临着海洋战略地理形势、陆上安全环境和美国地缘战略及其亚洲同盟体系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扩展作战海区应继续以地区性防御为本,在这个过程中审慎、渐进地走向远海远洋。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杨振姣 闫海楠 王斌
2017, 25(4): 81-93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195 KB)  ( 1384 )
摘要
海洋生态环境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随着海洋产业的崛起和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海洋生态治理起步较晚,治理成效不显著,现行治理模式弊端突出、现代化程度不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治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应吸收借鉴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等主要海洋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立足于本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和现行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不断完善海洋治理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全力构建相对完备的规划体系,强化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促进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海洋生态治理,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中国海洋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济与社会
中国海洋产业安全研究综述
袁莹莹 韩增林 彭飞
2017, 25(4): 94-101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196 KB)  ( 500 )
摘要
海洋产业安全问题的突出性与相关研究的滞后性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基于对国内外产业安全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对海洋产业安全研究的演进和进展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指出了海洋产业安全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为当前产业安全研究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海洋产业安全研究引起了地理学、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广泛关注,呈现出跨学科与交叉融合的研究趋势,在内涵框架、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本文提出,未来我国海洋产业安全研究应继续拓展和深化海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预警机制,加强海洋产业安全研究的多元化,从全局的角度研究海洋产业安全并积极合理地借鉴产业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探索建立中国海洋产业安全理论体系。
:
版权所有 © 2015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电话/传真:010-68575728   京ICP备17004193号-2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官营家园3号院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后台管理